说起《原神》,这款横扫全球的开放世界游戏,肯定很多玩家和吃瓜群众都在问一个老掉牙的问题:“国外的小伙伴们知道它是中国游戏吗?”别急,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茬,一边吃瓜一边聊聊国外玩家对原神“国籍认知”的那些事儿。
那么,国外玩家怎么知道原神是中国游戏的?最明显的线索是官方信息和社区发声。当当当,米哈游官网和推特账号瓶盖清晰写着“Shanghai Mihoyo Technology”,直译就是上海米哈游科技嘛~这基本一目了然,大家找谷歌轻松一搜就能知道那是个国内品牌。
另外,《原神》爆火的时候,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像是Polygon、IGN、GameSpot这些大牌游戏媒体都报道过米哈游的中国背景,甚至B站和YouTube上的海外UP主都不厌其烦地念叨,“这是中国游戏哦,来自上海。”
不过,还是有人一脸懵圈,因为“动画+开放世界+抽卡”风格太日式,画质不说,角色设定和剧情浓浓的二次元味儿,打破了以往国外玩家对“中国游戏=武侠或者长篇剧情+单机”的刻板印象。结果,“中国游戏”这个标签被很多国外朋友当成了“惊喜特效”,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这是日本人秘密潜伏中国的阴谋吗?”
不夸张地说,原神的设计让不少外国玩家直接怀疑自己手机有没有装错地区的游戏,因为它接近完美地复制了“日系游+欧美还原度”的混合风味。这种“又不像又像”的感觉,让不少人起了“这到底哪个国家做的?”的疑问。前几天我还刷到一条推特,有小哥居然问:“原神是韩国游戏吧?听说韩国技术牛。”哈哈哈,这个问法笑死我了,毕竟米哈游是哪儿人写代码画画,不用猜,上海码农稳稳地背锅!
当然,除了地区认知,国外玩家对原神“国籍”看法还有一个有趣的角度——地域骄傲感。欧美日日韩的玩家们都或多或少带点自家国家光环,有的日本玩家是忽视、有的欧美玩家是“震惊”,被原神技术和美术实力折服后,甚至开始自嘲的说:“我们都得向中国人学习了!”而中国玩家看着国外评论区的热议,那气氛简直是尴尬又自豪,有点像“被世界承认的自来水”。
再说说数据:Steam和Google Play的评论区,外国用户对“原神是中国游戏”的认知,点到为止真的很普遍,总体是积极的。虽说有些玩家会吐槽“抽卡太氪”,“网速不怎么好”,但大家心知肚明一件事——“真的是中国开发的高质量免费游戏,很良心。”这黑白分明,比过去很多国产游戏的口碑形象强太多。
提到广告插播,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网站地址:bbs.77.ink,真不是吹,天天打游戏还能赚点零花钱,这年头玩家钱包鼓了,笑都得甜美了。
说到语言和社区层面,国外玩家对原神中文内容认可度挺高,不少人自学简体中文,跟国内玩家在Discord和Reddit上热聊剧情,甚至玩出了“起点村辩论赛”,这游戏不只是在全球爆火,更像是架起了文化交流的小桥梁。
不过,也有部分国家和玩家对国产游戏仍有“先入为主”的怀疑论,比如怕隐私泄露呀,或者游戏是不是存在政治敏感内容,这些争议偶尔在国外论坛炸锅,但绝大多数玩过原神的玩家,都会表示“游戏体验才是王道”,大家更关心的是每天抽卡能不能把钟离和八重神子抽到,而不是开发这游戏的是哪个国家的。
还有一大部分国外玩家的好奇点在于“原神为什么看起来像日系游戏?”这个问题,答案其实离不开中国新锐游戏厂商的全球化取向。米哈游团队很聪明,参考了任天堂和日本厂商的优秀设计,想要打造出既有东方文化瑰宝又适合全球市场口味的产品,这种“中日混血”的感觉让很多玩家血脉贲张,却又迷惑“根到底是哪儿的?”嗯,这是不是也有点像你去吃了一碗味道神秘的拉面,结果汤头里加了点川菜辣椒,吃了半天,你也不知道这是啥国味儿?
国外主流媒体有个有意思的报道标题:“原神不是中国的未来,而是全球的未来”,言下之意是中国公司做出了国际水准的游戏,让全球玩家都眼前一亮。虽然夸张,但的确说明,国外“原神=中国制造”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只是不是所有玩家都那么上头,毕竟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最后,聊聊更深层的“玩家心态”。有趣的是,一旦聊到“国产游戏水平”,国外网友们的讨论就会瞬间变成技术流和文化流巅峰对决,时不时蹦出几个梗来调侃:“原神是免费游戏,但是真的‘免费’吗?还是抽卡穷疯了?”又或者“米哈游真会玩,文案和动漫都给力,打脸国内外的怀疑者。”这让整个国外《原神》社区既轻松又热闹,像是在看一场国际范儿满满的综艺直播。
对了,说到这,你有没有想过,国外玩家喜欢《原神》,到底是因为游戏好玩,还是因为想体验“舶来中国制造”的自豪感呢?这答案可能有点像谜,你也可以去问问你那个经常嘲讽中国游戏的老外朋友,看看他怎么说。嘿,说不定他嘴上骂两句,心里早就默默地蹲坑等抽卡了。